![]() ![]() 空間模擬圖
無情 情若不執,即是無情;心若無塵,即是自在 情盡處,心始明 1.情若不執,即是無情;心若無塵,即是自在 如果一個人對感情不執著,不被愛恨綁住,那才是真正的「無情」—— 不是冷漠,而是看透、放下。 2.情盡處,心始明 當心裡不再被煩惱、慾望、比較這些「塵埃」覆蓋時, 你就能回到最自然、最自在的狀態。 當所有的情感糾葛都放下、看透時, 心才會真正清明,看清事物的本來面貌。 很多時候,我們被情緒與關係牽著走,分不清真相與幻象。 只有在「情已盡、念已止」的那一刻, 你才會發現,原來一切的困擾都來自自己的執著 「人有七情六欲,若能無情,是否就能解脫?」 乍聽之下,好像「無情」是一種超脫, 但真正的哲理並不在「斷情」,而在「不被情所縛」。
七情(喜、怒、哀、懼、愛、惡、欲), 六欲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所起的慾望), 這些都是人之所以為「人」的根本。 它們讓我們感受到世界的美,也讓我們體會痛苦。 佛家說:「情欲本無罪,執著才為苦。」 也就是說: 問題不在「有情」,而在「被情困」。
真正的「無情」,並非心如寒鐵、不近人情, 而是心能「觀情而不被情動」。 看到愛,不迷;看到恨,不怒;看到得失,不懼。 這是一種「超越」的無情—— 不是冷漠,而是覺醒。 當你能從情裡看見情的生滅,就不再被它綁住。 佛法中說:「看見念頭起,不隨它走。」 這正是「無情」的精髓。
你不必斷情,也不必滅欲。 因為只要是人,就有情、有欲、有念。 但當你的心能看著這些起伏, 不再被拉扯、不再依附, 那一刻,你仍然有情,卻已自由。 「無情」不是放棄人性, 而是擁有人性卻不被它吞沒。
「無情」的真義,其實是清醒的慈悲。 因為當你不再被個人情執所困, 你能更平靜地看見他人的苦與樂, 能給予真正的包容與理解。 這樣的「無情」, 才是最高層次的「有情」。
無情,不是無愛; 而是愛得清醒、放得自在。 當你不再為情所困, 才能在七情六欲中,找到真正的解脫。 弘一法師(原名李叔同), 他的故事正好是「有情入無情、無情即大情」的典範。 他的一生,不是冷漠,而是從世間情走到出世情的「轉化」。
李叔同早年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—— 是畫家、音樂家、詩人、教育家、文人名士, 他寫《送別》、開近代音樂之先河,也熱愛生活、朋友與妻子。 他在日本留學時,與日本女子 Yamamoto Toshiko(後改名杉山) 相戀、結婚, 婚姻中充滿真情。 但回國後,他的心境逐漸改變—— 看盡人間榮華、名利與感情的起落, 深感「人生如夢,萬事皆空」。 於是,他放下一切,出家為僧,法號「弘一」。
很多人以為,弘一法師捨妻出家是「無情」。 但從佛法角度看,他並非斷絕感情,而是將「小愛轉為大愛」。 他對妻子依然感恩、對世人依然慈悲。 他在書信中對日本妻子說: 「願妳平安,願妳幸福,願妳覺悟。」 這不是冷酷的割捨,而是一種 「放下擁有、保留祝福」 的愛。 弘一法師真正做到的「無情」, 是:不再被情佔據心,而讓情回歸智慧。
他不是逃避情感,而是看清情感的本質: 愛與苦、得與失、緣起緣滅,皆因執著而生。 所以他不再留戀,也不怨不恨。 他的「無情」中,其實蘊藏著最深的「大情」: 對妻子的情,化為祝願; 對人生的情,化為修行; 對眾生的情,化為慈悲。 這種「無情」,不是沒有情, 而是讓情淨化成光,照亮自己與他人。
弘一法師的一生詮釋了「情盡處,心始明」: 當一個人能從情裡走出,而不是壓抑或逃避, 那份靜、那份悲憫,才是究竟的「無情」。 無情,不是絕情, 是一種覺醒—— 從愛一個人,到愛所有人; 從被情困,到用情度眾。
弘一法師的「無情」,不是拒絕愛, 而是讓愛不再帶來苦。 這樣的無情, 才是真正的慈悲與自由。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《無情》——從愛一人,到愛眾生 弘一法師的人生哲理與覺醒之路 「無情」這兩個字,很多人以為是冷漠、絕情, 但在佛法的世界裡,它代表的是——放下執著,回歸清明。 這正是弘一法師一生最深刻的修行。
在成為弘一法師之前,他是「李叔同」—— 近代中國最早留學日本的藝術家之一, 才華橫溢、情感細膩,是音樂、美術、教育的開拓者。 他在日本留學時,與日本女子山本貞子(後改名杉山)相戀成婚。 這段跨國之愛真摯又溫柔。 然而回國後,他目睹了世道動盪、人情冷暖、名利虛浮, 心中逐漸生出「世事皆空」的覺悟。 最終,他選擇出家,法號「弘一」。 放下了愛,也放下了名利,從人間的繁華,走入清冷的佛門。
世人說他「棄妻為僧」,似乎殘酷。 但真正的「無情」,不是絕情,而是情之昇華。 弘一法師對妻子從未怨離, 他在信中仍以柔和的筆調祝福她:「願妳平安、願妳幸福。」 這是一種「不再擁有,但仍然慈悲」的愛。 他所追求的「無情」, 其實是——不再被情所困,讓情回歸慈悲。
「無情」不是否定情感,而是看透情感的本質: 情若不執,即是無情;心若無塵,即是自在。 當我們不再被愛恨得失牽動, 愛就不再是束縛,而是一種純粹的祝福。 弘一法師將「小愛」化為「大愛」, 從愛一個人,擴展成愛眾生, 從執著的情,轉化為普世的慈悲。 這才是真正的「無情」—— 不是冰冷,而是清醒;不是逃避,而是覺悟。
你的《無情》書法筆勢堅定、墨氣含蓄, 正像弘一法師那份「由情入空」的力量。 「無」字開闊放筆,「情」字內收凝斂, 正是「放下」與「體悟」的對照。 畫面乾淨,氣場靜謐, 像在說:「無情非冷,清風自來。」
弘一法師的無情,不是斷愛, 而是把愛從個人的私念中解放出來。 真正的無情,是大慈悲; 真正的放下,是深情的最高形式。 當一個人能從愛中醒來, 不被愛困,也不因愛苦, 那份靜與明, 正是——自由。 書法作品透過藝術家的巧手和意念灌注於作品中產生無形的靈動力,兼具藝術性與性靈的提升~
☆透過書法家最佳激勵內省語言轉化心念與行動力,秘密這本書強調心想事成觀想正面能量,啟動源源不絕的工作活力,讓人感受無限的希望與熱情,對人生永遠抱持著積極樂觀的想法,勇往直前。 ☆居家或辦公室佈置,增添雅緻人文氣息! 🏡 適合場所
🌸 作品特色✅ 禪意書法 × 哲理人生 × 精緻收藏 作者:陳文彬
彰化縣半線天畫會第五屆理事長 2011.8台南市文化中心陳文彬普羅旺斯風景畫個展 2010.1彰化署立醫院陳文彬師生聯展 2009/7.28 ∼ 8.8陳文彬普羅旺斯風景畫個展彰化縣文化局 2008/9.2 ∼ 9 / 17陳文彬師生聯展於彰化縣文化局 2007/08 遊歷南法普羅旺斯地中海岸 / 彰化縣文化局青少年詩畫比賽評審 2006/04 彰化縣文化局個展 / 全省美展水彩優選 2006/04 彰化縣文化局藝文研習成人西畫班教師2006.4 ∼ 2008.6 。 2005/04 埔鹽鄉圖書館邀請個展 03 埔鹽好修國小藝文館邀請個展 2005 / 全省美展水彩入選 / 玉山美展水彩入選 2004 /青溪新文藝水彩第一名金環獎 /玉山美展油畫入選 /日本IFA國際美協美展油畫入選 /日本IFA國際美協大阪市立美術館展出 /彰化建華銀行邀請展陳文彬懷鄉序曲油畫個展 2003 ∼埔鹽鄉駐鄉藝術家 /文藝金像獎佳作 /全國美展入選2002 /第三屆磺溪美展邀請展出/2000 文藝金像獎水彩佳作 1999大墩美展水彩第一名大墩獎/台陽美展水彩優選/高雄市美展入選 /台北市美展入選/ 羅丹畫廊美術指導老師 |
☆歡迎網上訂購或至門市部看實品參觀選購,或洽本公司客服人員謝謝您! ☆服務時間:10:30∼22:00 (國定例假日公休) ☆電 話:04-7287307預約專線: 0930-932526 ☆e-mail:wbrodin@yahoo.com.tw ☆門 市:彰化市自強南路35號~~(阿德鵝肉攤斜對面) ☆羅丹畫廊畫框皆為台灣製作(Made in Taiwan) ☆請注意: 產品顏色可能會因拍攝或電腦螢幕關係而有些色差,以所收到之實品為準! |
貨運或郵局配送